Back To Top

foto1 foto2 foto3 foto4 foto5

現在位置

女兒對我說,嬰兒不喜歡剖腹產。我笑了。
女兒說,真的,從刀口中取出的嬰兒一臉愁苦,很不高興。我說,順產生的孩子也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沒見有誰是笑著來的。女兒說,可是你過一會到病房再看他們,順產的孩子眉頭舒展,那剖腹產的嬰兒卻還在生氣。我沒有這一觀察,自然沒法駁女兒。但按我的笨想法,還是盡量自然分娩的好。關於剖腹產的許多弊病我且不說,但說分娩是個母嬰互動,協調一致的過程,母親選擇了剖腹產,可是胎兒不知這一新辦法,他還是要按千百萬年來老規矩出生,手術干預了他人生第一個計劃,這就難怪他被從肚子裡掏出時一臉的不高興了。

 
大自然賜給母親的幸福是用先苦後甜取得的。不要這個苦,也難以得到甜。當母親的在分娩時先用剖腹產逃避了一次檢驗她堅強,勇敢的考驗,接下來又順理成章地逃避了給孩子哺母乳的責任。來自上海市婦女保健所統計的一項數據稱,本市醫院產科近年的剖腹產率平均已昇至60%左右,個別醫院竟達到80%,非母乳喂養也達到50%。一再逃避責任的母親最後有些還會逃避教育的責任。有些年輕的母親寧可和愛犬在一起也不願意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早早把孩子送到長托或寄宿學校。面對我的質疑,她們說“我用錢養著他,這難道不是盡母親的責任?”
我知道剖腹產救了許多難產婦女的命,但把救命的小路當大路走,正如把激素當常用葯來用,就是走極端了。

 
分娩,哺乳,養育,都是開啟母性的一把鑰匙。把鑰匙扔了,母性怎會走得出來?女人沒有啟動母性,孩子沒有得到母愛,並不被現代人計入人生損失中。最毒莫若寫了一篇文章《既然不哺乳,要那麼大乳房做什麼?》。她是明知故問,大乳房如今不是給嬰兒準備的,而是給嬰兒的爸爸留著的。

 我想,中國的男人是從什麼時候起喜歡乳房了?歷史上的中國男人並沒有這一癖好,這是跟西方人學的。愛好乳房看似高雅,而其引發的潮流已顯病態。西方男人的這一愛好,反映的是他們的戀母情結。其原因正是由於他們嬰兒時母愛缺乏所致。看看查爾斯王子的戀母情結吧。我二十多年前買的那本西方人寫的《育兒百科》,現在回頭來看,按著這本書的方法育兒就足可以造就具有戀母情結的男人。四個小時喂一次牛奶,獨處一室,任他哭,不抱他……。如今80%的剖腹產,50%非母乳喂養,會讓未來中國男人真正地迷戀乳房,而這個乳房不是自己母親的,而是兒子母親的,而兒子也只有再搶自己兒子的。這又會產生多少心理方面的變種心態?

 
如今有的專家,比如李銀河,在為一些特殊心理的人爭取權益,專家們想方設法證實這一人群的存在。我知道,這不用證實,既便現在少有,以後也肯定會多起來的。只是到了那時,人們會以為這些人原本就是一直存在著的,而且原來就數量龐大。別說下一代人,便是我這一代人,受西方思維的影響都是不自覺的。比如,不肯讓兒子充分享有母親的乳房。總是把乳房和性聯系起來,以為乳房會給兒子帶來不恰當的性剌激。

 
有一天,一位老年婦女對我說,她十年未見的兒子領著老婆,帶著孩子回來了。兒子要求撫摸母親的乳房,兒子捧著母親的乳房說:“我是真的見到母親了!”聽了這個老年婦女的講敘,我很吃驚。同樣吃驚的還有這個男人的妻子和孩子。孩子當場就恥笑父親了。乳房本來就是屬於孩子的,本應是母親的代名詞,可卻讓現代人把事情弄顛倒了,成了性器官。小時得不到,大了去搶本來屬於孩子的,於是,乳房的自然功能讓位於現代心理需求了。

 
我真的不是從道德角度看不慣現在的事,而是認為道德的產生是在與自然磨合中完成的,有許多合理性在其中,輕易打破,就會付出一些代價的。當代女性不肯分娩是怕陰道鬆馳,不肯哺乳是怕乳房下垂,不肯育兒是怕影響夫妻感情。當代女人對男人的愛不可謂不盡心竭力,只是弄顛倒了,違反自然了。如果我們真愛男人,還是從他是個胎兒時做起,把這個世界能給予他的盡量不要克扣地給予他。
剖腹產的副作用極大,現在連西醫也認識到了,剖腹產的副作用恰恰是陰道鬆馳、乳房下垂,性冷淡和更年期提前。女兒的西醫老師就再三告誡學生,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作剖腹產。

 
愛,在哲學層面就是心理空間,空間大才能含、能容,可我們現在卻不給它通道,逼得它走狹隘、扭曲的道路,然後心理學家們先說這是變態,後又讓人們調整心態,以平常心去看待,二十年前心理學書上的好多變態現在都常態了。西方人真是能開玩笑。

站長的其他建置

誰在線上

目前有 105 訪客 以及 沒有會員 在線上

訪客數量

文章瀏覽點擊數
277174

Copyright c 2025 資訊補給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