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foto1 foto2 foto3 foto4 foto5

現在位置

有些人認為,沒有數、理、化頭腦,沒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就不能搞科學,或者說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的人所搞的東西就不是科學,是“偽科學”,要被科學桿衛者棒殺。

我承認科學是以邏輯、概念、標準、規律等為衡量標志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中醫不是科學我不反對。從這個意義上說許多人學不好科學也正確,但如果以此作為衡量標準來劃分智能高低,來劃分理性和非理性,甚至決定留存的問題,那麼我與“科學”的鬥爭就是為了爭取生存權的鬥爭了,就是不願做奴隸的鬥爭了,這是桿衛頭腦領地,不做精神殖民地的鬥爭。我從來沒有說要取締西醫,可是消滅中醫的口號卻是明目張膽地提出來了。難道我的頭腦就不是頭腦?這堅船利炮還頂到腦瓜門上來了?

且不說數學家桐丘城認為數學與美學緊密相聯,也不說外科醫生在做手術中找到與藝術大師同樣的創作感受,更不說藝術感是各領域人的創作動力,只說科學發展難道一直是靠科學自身獲取動力和成果的嗎?翻開科學史一看,其中充滿了由旁門左道,觸類旁通,無心插柳,歪打正著的意外之得。科學史告訴我們,科學從來就沒有走過一條康莊大道,科學真正講邏輯、概念、標準、規律等才幾天?袁隆平:「如果走一條中規中矩的科學道路能有今天的雜交水稻嗎?多少大科學家當初所做的不是被“科學”否定的?」我不知道把科學打扮的過於聖潔的用意何 在?灰姑娘的出身是科學不能接受的?我相信,“科學”現在也還是在用試錯法前進。

我想,當年為了不讓女兒被當今純潔、崇高的科學嚇住,我在給她講科學史時,是不是把科學發展的本來面目植入了她的頭腦?我給女兒講了三年的《科學史演義》的意外之得是她對科學不迷信。或許她現在正在走一條最本源的科學發展之路?

科學如今如此聖潔,以至於象袁隆平也是很艱難地當上了工程院院士。據說他以後再也不報科學院院士了。科學在一些被稱做是科學家的桿衛下才變得純潔了,可是不是也失去了一些活力?科學的專制,使有些高級科學家除了桿衛科學的純潔性已難有其它做為。他們把持著發明、發現權。凡是不符合他們科學要求的統統打成 “偽科學”。他們甚至阻礙了科學的發展。中醫的色彩為此一直是灰色的。這樣一來,科學高高在上,與其它人類思維產物不可通約,失去了強大的生存基礎和營養 來源。中國的科學所患的正是氣血兩虛之症。

我在家里生豆芽,把一斤豆子放到盆里,澆上水,放到溫暖的地方。不兩天,齊刷刷的豆芽就生出來了。我把豆芽取出做菜。盆底總要剩幾粒豆子紋絲不動。我稱它們為鋼豆子。放在手里,看著它們。如果你認為它們是死的就錯了,它們是對水、溫度,規律,齊刷刷……對生豆芽的反動。我當中學老師時,班上總有幾個學生是不進鹽醬的,既不是科學頭腦,也不是意象思維,被別的老師稱做是花崗腦袋。我有時輕拍他們的腦袋,感慨他們是人類的鋼豆子,他們受比生豆芽更大的規律支配。他們更是種子。

我慶幸女兒的頭腦不是科學型的。她知道,推動科學發展的不一定得是大專家,而是多有一技之長,動手能力強,側重感性認識,注重實效,不太受科學理論束縛的人。

女兒放下緊張的備研要去深山訪一位八十多歲的採葯人。我說,這會影響你考研的。她說,採葯人已經八十多歲了,沒有人繼承他的所知,你以為他還能等嗎?在考研和去訪採葯人這兩者之間你認為哪一個更重要?我當然認為后者重要。女兒的朋友們認為前者重要,理由是,採葯人只有一些感性經驗,他採用一些當今人長久不用的草葯,用不符合現代人理念的方式配伍使用,雖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能用科學解釋。女兒說,這些東西雖然她現在還不能理解,但先搶救性地傳承下來,留待以後再研究也不能讓它現在滅失。

在中國,的確能發生一些讓人菲夷所思的事。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女兒在五歲時得了腎病。在當地醫院治,到省院治,最后到北京長年住院治。這些治療只是為了延緩孩子的病,為的是能堅持到十二歲,才可以換腎,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為了給孩子治病,他是傾家蕩產,負債累累。為了讓他散散心,能找到他時,我們就請他出來吃點飯,喝點酒。他總是一杯酒下肚就伏在桌上哭。大家都給他捐錢,他會裱畫,我就給他攬這樣的活,讓他多點收入。大家認為他會讓這個病孩子拖垮的,應該另做打算,就推舉我去跟他談。我小心翼翼地跟他說,這個孩子也算是治到家了,再生個孩子吧……他沒容我把話說完就急了,表示絕不放棄這個孩子另做打算。我只有嘆氣,無可奈何,等待最後悲慘結局的到來。可就在這時,事情發生了一個戲劇性的轉變,我們當地的一個老頭,祖傳一個方,只治腎病中一種類型,在亂投醫的心理支配下就給孩子用上他這葯了,結果這麼大的一個病,就象治個感冒似的就好了,好的讓人難以置信,什麼後遣症都沒留。後來我看到這個孩子,不僅健康,而且頑皮,我問這孩子怎麼比別的孩子活躍,她父親說,這孩子小時整個接受的是醫療教育,也算是特殊教育了。這個治病的人根本就不是醫生,不知醫理,病理,跟神奇不沾邊。

站長的其他建置

誰在線上

目前有 55 訪客 以及 沒有會員 在線上

訪客數量

文章瀏覽點擊數
277154

Copyright c 2025 資訊補給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