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foto1 foto2 foto3 foto4 foto5

現在位置

提到中醫,總有人說它博大精深,還有人說它奧妙無窮,我不怎麼同意這樣的話。世上有什麼事是沒法理解的?為什麼要把中醫說得神乎其神?憑心而論,我從未認為母親是個聰明人,女兒的智力也就是中人。用我父親嘲笑母親的話說,古時盡是考不上舉人的秀才因做官不成,做工不能,才去學醫的。所以,郎中的地位在古時一直是低於讀書人的。書讀得好的人早就考狀元,走仕途了,誰會去做郎中?這說明中醫並不是靠最聰明的人來傳承的,其學問也不是非得最聰明的人才能理解。

 
為什麼會出現當今世人覺得中醫不可理解從而要否定它的現象呢?我想,這是環境使然,是時代的屏蔽作用造成的。這就象讓當今城里的孩子學種地一樣,不在農村這個環境中,便是把農業大學讀到博士,終不是農民,與種地隔著一層。農村的孩子跟隨著父母,沒有特意學就會種地。關鍵是環境。
正是基於這一理解,我認為古人創造中醫理論不是什麼神奇的事而是生活自然。讓一個現代人手執長矛到森林中去打獵,十有八九得是讓狼吃了。用長矛和用槍狩獵哪個技術含量高?這要看怎麼對比。把中醫理論放在它所產生的環境中去理解就不難。就象置身在獵人中間,只要觀察就能夠理解一樣。

 
中醫的現代化,在我看來,就象種田現代化一樣。如今,農民種袁隆平培育出的種子,在田間管理上,把傳統方式與現代方試結合得渾然一體。看到一個老中醫告訴他的弟子,學中醫是“方外有法,法外有方。”我想這就和農民種田一樣。具體種什麼,怎麼種是方,但不能不考慮氣候、旱澇這個四季之法。但是,一切都按法來嗎?如果有溫室大棚,冬天也是可以種菜的,這不就是法外有方嗎?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肯定中醫,肯定中醫理論,也肯定西醫。母親對西醫西葯,能用中醫理論去涵蓋的,就用中醫理論去理解,一時理解不了的,就把它當做法外之方。難道西醫的“法”就能涵蓋所有病,就沒有遇到過法外之方?

 
中醫產生的土壤因其遙遠,總讓覺得不真實。其實,這塊土壤不僅是我們腳下的,還是現實的,便是我們這塊土地上的西醫,也南橘北枳,與外國的醫生“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不管西醫是否承認,在我看來他們也還是有本土特點。

 昨天我在街上遇到一位朋友,她告訴我剛從北京回來。她在日本留學的兒子病了,在日的親屬打來電話,泣不成聲,說是病得很重,全身紅腫,醫生說病人最終得潰爛而死,得馬上拿十五萬人民幣住院。我朋友兩口子一聽,急如星火,一時去不了日本,便要兒子馬上回北京,這邊老兩口也趕到北京去。我說:「在日本看的是不是小醫院啊,改上大醫院看啊,」朋友說是在大醫院看的,是個有四百多位醫護人員的醫院,全面做的檢查,拿回來一大疊查驗單,院長又親自出診給看了,潰爛致死就是院長說的。

 
父母在北京接到兒子,馬上到北京醫院看病。醫生看了一眼,把掛號本朝他們一丟說:「過敏,停所有葯,養兩天就好了。」然後就喊:「下一個!」這態度頓時把朋友的兒子氣壞了:「這還講不講點人權啦?我在國外,人家對我的病極為重視,院長親自出診,怎麼到了咱自己的國家就這樣?」醫生奇怪道:「小伙子,怎麼了? 你還想吃點葯咋的?你這病就是吃葯吃的,不停葯不能好!」父母把兒子拉出去,不讓他跟醫生吵,托朋友上203醫院再找專家看,這專家也不重視他的病,只是和同事們笑嘻嘻地傳看他拿回來這些檢驗單。朋友一家哭笑不得,只好領兒子到大連玩兩天,結果這病真就好了,兒子又返回日本。

 
我聽了覺得挺逗樂的,又詳細問了問。要說這條件,設備和培養醫生的方式,人家日本那是比中國強多了。可一到實際上,怎麼這外國醫生有時就顯得有點幼稚呢? 我問朋友是否就這個問題請教了北京的醫生。朋友說問了,北京的醫生說,這國外吧,醫療條件雖好,醫生也多,但他們國家人口沒我們多,輪到每個醫生看的病人數就比較少,這醫生書本知識多,臨床經驗少,哪象中國醫生整個陷入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之中,見多識廣哪?聽了朋友這番介紹,我想,相對日本醫生把病人總愛歸類,中國西醫的著眼點更側重個體,這就使中國的西醫無形中有了中醫的出發點。顯得象中醫一樣重經驗。由此可見,我們這塊土地適於生長經驗化的醫學。

站長的其他建置

誰在線上

目前有 40 訪客 以及 沒有會員 在線上

訪客數量

文章瀏覽點擊數
277149

Copyright c 2025 資訊補給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