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foto1 foto2 foto3 foto4 foto5

現在位置

陪朋友看中醫。朋友看完了還想與我做對比,就拉著我對中醫說:「你再給她看看」。醫生摸了我的脈說了四個字:「魂收魄散」。我聽了,但笑不語,朋友卻嚇壞了,想要問醫生個究竟。我拉朋友出來,朋友上下打量我,一臉的奇怪:「中醫真是胡說,竟說你魄散了」。我告訴她中醫沒胡說,我倒覺得“魄散”這詞對我概括得挺準。朋友問:「麼是魄散?」什我說我也說不清,但我現在失去了時空感,我想這可能就是醫生說的魄散了。朋友想不出失去時空感是什麼感覺。我試著向朋友解釋:你有過白天睡覺睡糊塗,醒來一時弄不清身處何處,不知是晚上還是早晨的情況麼?朋友說有過。我說,這種情況一般只存在幾秒種就過去了,可如果這種感覺一直持續下去,持續幾天甚至十幾天的話,你說這是不是魄散了?朋友說:「難道你現在不知身處何處,不知是早晨還是晚上?」我說我知道,但我不敢確定,所以我總是看表,看周圍的街牌,總得用親人、朋友、同事來定標。朋友驚道:「那你是不是看我也不真實了?」我說:「我不但看你象隔了一道山,聽你的聲音像隔了一層膜,就是看我自己也像另一個人。」朋友說:「哎呀,這可是挺嚴重的,可我看你是好好的呀?」我說:「我當然是好好的,你沒聽醫生說我魂收著麼?」

朋友問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說我要是知道了就不會讓這種情況出現了。朋友說,那咱們得讓醫生看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說中醫看了會說是過於勞累,耗傷精血所致,治法是補氣血;西醫看了會診斷為精神病,但不知病因和發病機理,且沒有合適的葯物。

朋友有點慌,一想魂了魄了的怪可怕的,再想想精神病也挺嚇人的,不可不治,建議我先看中醫。我倒不急於求醫問葯。且不說疾病有自己的過程,可能的話應該讓它走上兩步;便是熟悉和感受一下疾病狀態對人來說也不是沒必要。為什麼有人死到臨頭便發狂? 可能就是被從未經歷過的死前身體的異樣感嚇的。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會自殺?可能也是接受不了身體出現的異樣感。我們通常把感覺划分成“正常”和“非正常” 的,而“正常”不但是我們的生存資格,更是批判 “非正常”的武器。於是,比非正常感覺本身更可怕的是對這一精神狀態的否定,這使人們不但不肯體會非正常的感覺,還不惜以舍棄生命方式對這一感覺加以拒絕。

從中醫對魂魄的大量論述中我猜想,古人的生活境遇使他們出現“失魂落魄”,“魂飛魄散”的時候比較多。所以古人不僅能從容應對這一情況,還摸索出一套“安魂定魄”的方法。由於心理學的出現我們把古人留下來的“心經”幾乎都當成糟粕丟棄了。但心理學知識無助於我們體會自殺者的心境,也無助於阻止他們自殺。如 今憂鬱症也象癌症一樣發現了就是晚期。而心理學的作用發揮在能讓我們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人的自殺。我們的冷漠是不是反映出我們心靈缺項呢?

我之出現魄散這種情況,除了耗損過度之外我感到還有我理性搜索不到,意識掃描不著的深層原因。“魄散”給了我一個探尋自身的機會和工具,我想趁機搜索身心的每一個角落,找到“斷層”所在。

人,為什麼需要孤獨?因為人需要同自己相處、溝通,捕捉身體發出的信息,這是“探尋”工作的需要。為此,我知道有人構建豐富的內在精神生活並不是為了當聖人,做賢人,而是用於自我調節。所以,聖人超越自身不是想給世人當楷模而是要擺脫自身困境,用從聖人身上找缺點的方法來否定他的努力和證明其虛偽沒有什麼意義。我對女兒說,這不是一種讓人進步的方法。

令朋友感到不解的是:“你有定力,是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人,便是我們都得了精神病你也不會得,怎麼會出現魄散的情況呢?”我說,太有定力不見得是件好事,過於堅定對一個建築物來說都是危險的事何況是人?事事不彎的最終結果就是折了。意志寧折,而“魄”不情願。魄散雖說是身體症狀,卻很可能是我生活狀況的反映,這正是我不急於治病而想探尋病源的原因。朋友笑說,如果你是市長,你魄散了難道還反映出這個城市的問題不成?我也笑了說,差不多吧,你不認為文革 時期周總理的精神狀態反映了社會狀況?

當失去時空感時,我既需要孤獨來與自我溝通,更需要用親友來定標。

一位朋友對心理醫生寄以很高期望,到北京花了八千元找心理醫生進行“話療”,回來後悔說還不如用這錢請我們吃飯“群聊”的效果好。於是我想,這外國人注重隱私的習慣使他們需要心理醫生,而中國人聚堆的“陋習”使我們十分方便“以人為鏡”,這些鏡子不僅照我們洗臉,還把光線投射到我們的心底。

和同事喝酒曾行過一個“酒令”:每人向你敬杯酒,同時說出你的一個缺點。如果你反駁,那麼就罰酒一杯。至於所指出的缺點是否存在,由大家評判。我想,這敬酒得喝,這罰酒卻都喝不到,誰還沒點忍受批評的修養呢?但我看到同事一個接一個地全喝到罰酒了。所指出的缺點十分正確,可是個個不服,全忍不住反駁。到我時,聽了同事指出我的毛病,我笑了,認為是不實之詞,無須我反駁,群眾的眼睛是亮的,大家會還我個公道。可大家全頻頻點頭稱是。我火了,覺得這是個陰謀,為了讓人多喝酒也不能這麼幹啊?於是拍案而起……結果大家個個批判我,直說得我啞口無言,心服口服,喝了罰酒。這正是旁觀者清,別人往往能看到你自己看不 到的自身問題。醫生的專業知識有時抵不過了解你的朋友對你更有幫助。

和我小時見到的婦女相比,如今工作中的女人連耍脾氣、使小性的現象都沒有了。考試、錄用、提拔的考核標尺把人規矩得標準、筆直。頭疼醫頭的治療方法更是加固了人所有可彎曲之處。沒有“彎曲”的動作來分解外來沖擊力,生命只有“折斷”。於是,“解決”了“彎”這個問題的心理學接下來要解決的課題是就是“折”了。為此,心理學也越來越深奧了。

站長的其他建置

誰在線上

目前有 52 訪客 以及 沒有會員 在線上

訪客數量

文章瀏覽點擊數
277012

Copyright c 2025 資訊補給站 All Rights Reserved.